丁奎岭、高纪凡当选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

发布时间:2023-03-21浏览次数:10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3月19日在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产学研界会员代表线上线下15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主持。

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章程(修订草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等议案,选举产生了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随后召开的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促进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王建华当选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董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等当选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丁奎岭代表新当选的第三届理事会负责人在会上发言。

image.png

丁奎岭说,产学研是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对于大学来说,做好产学研的关键是要筑牢“两个基础”一个是基础研究,一个是人才基础。他认为大学要在基础研究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做好“三个区”。一是“集中区”。即面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助力国家综合实力最有效、最紧迫的切入点与着力点。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瞄准“大科学”“大工程”里面的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二是“自由区”。即面向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是揭示自然奥秘、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重要途径,要打造新型的科研创新平台,“深挖”与“交叉”双管齐下,致力于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三是“融合区”。即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研究的定义、方向、模式做了全方位的诠释。基础研究也要和市场、行业紧密结合,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也是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职责,这也是产学研合作新的方向、新途径。我们要探索实践企业“出题悬榜”、高校“答题揭榜”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共同设立产学研前沿探索基金等方式,推动中长期前沿研究和“卡脖子”技术的攻关。

他强调,当前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行业竞争背后,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的实质是人才强国。要深刻认识到项目、平台、经费只是发挥人才效应的依托。大学要在构建识才育才敬才用才的制度体系与生态环境的同时,打造涵盖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交通住宿的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得好、无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于2007年11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和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民企等政产学研界共同参与创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图文来源: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官网、天合光能公众号)